教学科研 · 学生工作

【智能学院】“芯火”点亮童心 智慧赋能成长

发布时间:2025-07-26浏览次数:10

7月6日至22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工程与技术学院“芯”火相传志愿队与连云港市赣榆区赣马镇仲庄村党委、赣榆区海英草志愿组织联合开展了为期17天的公益暑托活动。这场以“科技赋能教育”为主题的公益活动,为当地6-14岁青少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暑期课程,既解决了留守儿童和双职工家庭的“看护难”问题,又通过人工智能科普等创新课程,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鲜活力。

活动启动当天,智能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志愿者们在仲庄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了简单的开班仪式。志愿者们向孩子们介绍了本次暑托班的特色课程。“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科技的火种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志愿者王恒贝表示,“同时,也希望我们能从孩子们身上学到纯真与热情,实现双向成长。”本次公益暑托班,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在帮助青少年完成暑假作业,赋能心理成长,培养阅读习惯的同时,通过普及人工智能科普知识,健康科学使用手机等提升他们的网络科技素养,借助走进面塑世界实践活动,体验非遗文化,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在“人工智能技术科普”课程中,智能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课件和视频从人类历史上的信息革命,什么是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背后的秘密三个层面,帮助他们学习人工智能的概念,将人工智能这一复杂的技术原理,通过图形化编程软件转化为孩子们能够轻松理解的“积木游戏”,为孩子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技体验。“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在志愿者的巧妙引导下,激起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大家聚精会神地跟着PPT和视频了解手机、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积极与志愿者展开互动研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抽象的科技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走进面塑世界 体验非遗文化”课程,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了解了面塑的起源、传承、制作材料以及制作技巧,体验用指尖传承非遗文化的乐趣,在亲手创作中触摸非遗温度,传承文化根脉。“环保小卫士”课程中,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进行废品创意手工活动,引导孩子们树立环保意识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防溺水安全教育”则通过情景模拟和互动问答方式进行,志愿者设计了“同伴落水我不怕,立马报警打电话"的口诀,带领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了遇到危险时的正确应对方法。“经典阅读”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样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志愿者结合我院“智‘绘'书香 青春领航”阅读种子推广及“青春逐梦伴童行,心理护航共成长”心理健康服务社会“三下乡”实践活动,精选了《小王子》《唐诗》等经典作品,引导孩子们思考生命、成长和未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志愿者们通过“心情漂流瓶”活动,帮助孩子们识别和表达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大学生志愿者带来的科技课程让我们的孩子大开眼界,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道:“上班前把孩子送到暑托班来,下班后再接走。这‘家门口’的托管服务帮我们解决了‘看护难’问题,我们上班也就安心多了。”通过这次活动,智能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志愿者们也收获颇丰。“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将复杂的专业知识简化成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这让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志愿者王恒贝同学说,“同时,孩子们的纯真和热情也让我重新审视了志愿服务的意义。”

智能工程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智能+技术”专业特色,推动科技教育资源向基层延伸,鼓励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场“芯火”与“童心”的相遇,不仅点亮了孩子们的科技梦想,也点燃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图文:王恒贝、陈华利,审核:赵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