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 学生工作

【智能学院】24计算机应用技术4班开展“智创未来:生成式AI与人类的双向进化”主题学习与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30浏览次数:10

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提升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4月29日,24计算机应用技术4班组织开展了“智创未来:生成式AI与人类的双向进化”主题系列活动。活动分为专题讲座与主题班会两个阶段,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探讨,带来一场富有启发性的深度学习。

在专题讲座环节,孙老师以《生成式AI与人类的双向进化》为题,从技术发展与应用实践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讲解。在技术层面,系统梳理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从早期规则系统到深度学习阶段的演进路径,重点介绍了Transformer架构、扩散模型等当前主流技术原理。在应用层面,孙老师结合教育场景案例,展示了AI在个性化学习、智能答疑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成效。讲座中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孙老师现场指导学生如何通过优化问题表述,提升AI生成内容的准确性与实用性,帮助学生掌握“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的基本技巧。

随后,24计算机应用技术4班围绕“智创未来”主题召开了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分组研讨,深化讲座成果转化。班会中,各学习小组围绕不同主题展开探讨与展示,第一小组基于《人工智能简史》梳理AI技术的发展脉络,回顾关键技术节点;第二小组结合《提示工程实践》手册,探讨了高效人机交互的策略与技巧;第三小组深入分析《AI教育应用案例集》中的典型应用场景,探讨其现实意义与发展前景。

各小组通过多媒体展示、情景模拟、案例讲解等形式汇报学习成果,现场氛围热烈,交流深入。同学们不仅展示了扎实的资料整合能力和技术理解力,也展现了良好的协作能力与表达能力。

“专题讲座让我系统了解了AI技术原理,而小组研讨则帮助我把知识应用到具体场景中。”徐康同学在分享中说道。徐家远同学也表示:“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我们对AI应用有了更生动、更立体的理解。”

此次活动创新性地将“讲座+班会”融合开展,形成“专家引领+学生探究”双轮驱动模式,既夯实了理论基础,也强化了知识迁移与实践能力。24计算机应用技术4班将持续关注人工智能前沿发展,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潜力,为未来职业发展与专业学习积蓄力量。                                            

(图:菅起禛,文:张爽、朱泽裕,审核:赵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