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交汇点】紧跟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抓住高职就业发展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3-03-14浏览次数:792

新征程催人奋进,新使命重任在肩。党的二十大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为党和国家新时代的中心任务,并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的具体内涵和现实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并结合世界各国现代化特点而提出的代表中国特色与中国智慧的全新概念。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深入学习其丰富的内涵,紧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脉搏,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抓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就业发展机遇,引导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强国人才。

融入战略全局,以“国之大者”引领“发展机遇”

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在坚定走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同时从全局出发,做好长远规划,将“中国式现代”建设战略融入学校发展、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等各方面,不断优化学校专业设置及考评制度,制定专业建设标准及教育教学标准,避免走“普教化”老路。同时,以科学的顶层设计、政策配套为嵌入点,加强对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和教师队伍的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实践实训和教育考核,培养一批符合时代发展主旋律的“大师傅”和“大学生”,最后将毕业生就业质量、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贡献度作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定期对职业院校开展考核评价。

百年伟业的建立是党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新时期、新征程中,艰苦奋斗必将创造更多丰功伟绩。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与实质,认清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突出职业教育特点与优势,紧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借助强校引领工程建设不断深化职教内涵,以就业促招生,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招生就业新模式。举一反三,带动学院招生、教育教学、就业工作全面发展。

强化人才支撑,用“高职就业”答好“时代之卷”

高职院校须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以“立德育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时代遵循,在校园内发扬劳动精神、斗争精神,增强创新力和可持续性,培育时代的新风格和新特点。同时,将劳动教育和技能培养作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必备课程,重点培养心怀信仰、手有技能、脚有力量的国家伟大工匠。

全面把握高职教育发展基本形式。新时代高职院校必须将技能型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教育培养理念,要立足新时代,面向新征程,通过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来推动现代化人才强国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准确作出高职教育发展基本判断。明确把握高等职业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和摇篮的大方向,要把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要通过提高职教质量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以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

高质量完成高职教育发展基本任务。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体系,结合新时代《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要求,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一系列品质、技能和行业准入资质。比如:(1)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和创新创造等劳动精神;(2)具有较强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库和技能;(3)“合格”人才学历证书;(4)职业资格证书。

坚定改革创新,让“民之所望”成为“行之所向”

以硬件建设强基础。高职院校需要深耕细作,在政策保障、平台搭建、人才配备和渠道方面不断优化,用“好政策”、“好环境”和“好办法”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促进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而,高职院校毕业生则需要掌握合格的、高度智能的应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能力来适应未来专业技术的变化。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重要特点和表现。

以内涵发展提质量。不断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核心能力,增设和优化新商科、新工科等核心应用型职业课程、教材和师资队伍,同时以“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体系为指引,在教育和教学中引入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流程,特别向是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方案和政策。要将数字化战略融入高等职业教育,共享优质资源,以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以科教融合增活力。科教融合是推进科技、教育、人才深度衔接的题中之义和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要践行新发展理念,瞄准现代服务、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特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等高质量人才培养上的优势。

坚持问题导向,使“无奈之举”变成“优质选项”

宣传技能报国时代风尚。高职院校应紧跟时代步伐,打破传统高职就业观念和格局,遵循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特点,培养更多高素质且兼具中国品味、中国感觉和中国心的创新人才,以助力伟大中国梦早日实现。同时大力促进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成功,积极促进体面工作、宝贵技能,创造技能与人才强国的时代大趋势,高效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

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用新的宝贵经验指导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高职院校未来要坚持改革和创新职业教育理论,在改革中总结成功经验,要将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且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发展政策,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的动力。通过增设校内外实训实践平台和劳动教育师范基地,着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并且,结合市场需求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战略,要丰富教育载体与形式,采取校内与校外、主动与互动以及线上与线下结合方式,提高学生教育和就业质量。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中国式现代”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本身能深刻领悟其科学内涵,在新时代肩负起技能人才强国重任,找准定位与使命,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质升级,实现高职院校就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确保高职教育在新起点上迈向更高水平和台阶。

(智能工程技术学院 张龙)


链接地址:【交汇点】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1284/0/8mZxjGixB1X7vq3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