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 学生工作

【智能学院】学院召开2025-2026-1学期《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第1次集体备课会

发布时间:2025-09-18浏览次数:10

智能工程技术学院于9月17日下午3点在敏行楼508会议室组织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第一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计算机应用系主任秦媛媛主持,学院副院长干建松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

本次集体备课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和江苏省关于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相关文件精神的具体举措,旨在统一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标,切实提升通识课程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副院长干建松在动员中强调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在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背景下,高质量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不仅关乎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更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他要求课程组全体教师高度重视教学责任,紧密结合定于2026年3月举行的《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精心备课、优化教学,夯实学生理论基础,提升其人工智能应用素养。他还要求学院组建课程组、开展集体备课,凝聚教学共识,持续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为保障备课实效,课程组单元元、张壮等老师提前将签到表、授课计划、教案、备课笔记等材料共享至课程QQ群,并将讲课视频同步到课程组QQ群。随后,韩磊和郭林两位老师分别就第1周和第2周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示范说课。课程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基本特点、社会影响以及算力、数据与算法等核心要素展开,教学设计层次清晰,并有机融入了“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习题解析,注重知识引导与思维启发,体现了扎实的教学准备与清晰的授课思路。

示范分享引起与会教师的广泛共鸣,大家就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进等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场研讨氛围浓厚。本次集体备课会准备充分、流程规范,有效凝聚了教学共识,为新学期通识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智能工程技术学院将以此次备课会为示范,持续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严抓教学质量,积极推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迈向新台阶。

(供稿:王佳睿、秦媛媛,图:秦媛媛,审核:干建松、符学龙)